
辦年貨與年節送禮 不可或缺的烏金文化
一、全身都營養滿分的「烏金」
烏魚子是指一種以已孕的烏魚卵巢統稱「烏魚子」,是台灣傳統美食及名產之一。由於烏魚喜好較冷水域,東北季風越強,天氣越寒冷時,越有可能捕獲烏魚,因此每年冬至來臨時是烏魚子的生產季節,也是全世界老饕品嚐烏魚子的最佳嚐鮮季節。我國烏魚養殖技術獨步全球,也成功出口到日本,因為烏魚子一斤可以賣到上千元,能為漁民帶來可觀財富,故也將烏魚稱作『烏金』。
烏魚子富含蛋白質,且含有許多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的必需胺基酸,有助修復生理機能;同時具有常見於深海魚類的不飽和脂肪酸EPA、DHA,能夠調節血脂代謝,保護心血管,可說是營養價值極高的海鮮製品。此外,烏魚子含高量的蠟酯,使得烏魚子吃起來有特殊的嚼感。而橙黃的烏魚子風味獨特,吃後齒頰留香,讓人回味無窮,不但國人喜歡,日本人也視之為珍品,更被日本人認為是世界三大美食,因此烏魚子對日本人而言是如同寶石般尊貴。

二、烏魚子怎麼挑才對?
市面上烏魚子百百種,該怎麼挑選好的烏魚子,年節送禮才不會失禮呢?其實,在挑烏魚子時,可以從「外型、色澤、香味、硬度、口感、味道」六項做為選購依據:
1. 觀察外型
一般烏魚卵因先天差異,2片卵囊並未完全對稱,若是年節送禮,可以挑選外型左右較勻稱的烏魚子作為伴手禮,若是自己吃,則以經濟實惠的價格為主。
2. 察看色澤
漁民口中最頂級的「上子」,是大約7~8分熟的烏魚魚卵,由熟成度恰好魚卵製作的烏魚子,會呈現亮麗橘紅色。色赤、有透明感且卵粒均勻的烏魚子為最佳。若色澤太深或太淺,則表示魚卵過熟,或由未成熟魚卵製成。另外,新鮮魚卵易去除佈於卵面細微的血絲,因此品質好的烏魚子,外表除了有2條主血管,應無血絲、皺紋及黑斑等。
3. 聞聞香味
拆封未料理的烏魚子,聞起來應是淡淡魚卵香,若有魚腥味,代表魚卵原料不新鮮;如果有油耗味,則可能是購買的烏魚子冰存製作較久,已經出油,口感也會較差。
4. 輕壓硬度
含水量約20%~22%的烏魚子口感最佳,選購烏魚子時,若為真空包裝,可以用手輕壓烏魚子的表面,若軟硬適中不留指痕,即為飽水度適中品質好的烏魚子。若選購無包裝的烏魚子,可手持並目測烏魚子彎曲程度,若呈直線且略硬,即乾燥度已達標準。
5. 品嚐口感
烏魚子在加壓過程中,魚卵卵膜破裂,會讓烏魚子有如奶油一般的綿密口感。因此卵粒緊實不鬆散,彈牙有嚼感,口感扎實且不黏牙,會有淡淡的魚卵香氣,品嚐後齒頰留香。
6. 試試味道
決定烏魚子品質的關鍵在於加工製作方式,目前台灣製作的烏魚子朝向健康少鹽,無過鹹或過淡者為佳,還要能夠準確拿捏氣候與加壓的力道,才能做出最佳品質的烏魚子。特別提醒,要避免一次吃太多烏魚子,以防膽固醇過高,有礙健康。

三、烏魚子該如何保存?
烏魚子的保存方法及時間取決於不同因素,包括製作和包裝方法、保存溫度、以及購買時的新鮮程度。通常,未開封的烏魚子在冷藏狀態下可以保存數週至數個月。一旦烏魚子開封後,建議盡快食用,以免品質下降。
如果想要保存已開封的烏魚子,應當儲存在密封容器中,放在冷藏室中,並在幾天內盡量食用完畢。冷藏保存的烏魚子可以保持新鮮和品質約一個月。剛買回來的烏魚子如果還沒有要馬上吃,可以使用報紙、牛皮紙或月曆紙連同真空袋一起包起來,再用塑膠袋密封放入冷凍庫保存,避免讓冷凍庫裡的冷風直接觸碰到烏魚子本身,讓烏魚子因凍傷而影響其風味和口感。冷凍保存的烏魚子可保存3個月以上,但最好在半年內食用以保持品質。
四、烏魚子食用及料理方法
烏魚子料理有油炸、香烤及酒煮等方法。不論何種方法,最重要的是不能將烏魚子料理得過熟,否則油脂及水份流失,即失去其特有的口感與香味。
油炸:先將烏魚子表面擦乾,待鍋中的油燒熱後,放入烏魚子約五至十秒鐘即起鍋,瀝乾表面油份,待涼後,切成薄片。
香烤:烏魚子先以米酒塗抹後,放置1-2分鐘,再將烏魚子置入預熱好的烤箱內,用攝氏200度烤約3-5分鐘,或表面轉為金黃色時,即可取出,待涼後,切成薄片。
酒煮:先將烏魚子表表面擦乾置於平底鍋內,倒入約50cc的米酒將烏魚子浸泡在其中,再以中火慢煎,將烏魚子翻面,使兩面均勻受熱。待米酒完全蒸發後,煎至雙面皆成金黃色並有香味溢出時關火。然後將烏魚子盛起,待涼後,切成1.5公分薄片品嚐為最佳。
註:
- 料理烏魚子時,毋需剝膜,否則易使魚子散開或是過熟。
- 切好之烏魚子薄片,配上蒜白及白蘿蔔片時,風味更佳且不黏牙。
- 吃剩的烏魚子,可置於乾淨的塑膠袋內,並放入冰箱內冷藏保存。下回可直接取出食用。若再以少許米酒煮過,味道更佳。
烏魚子炒飯
材料:烏魚子半片、洋蔥1個、熟豌豆、蛋1個、蒜末、白飯、少許鹽
做法:
- 烏魚子切小丁。
- 洋蔥亦切小丁。蛋打散,在油鍋裡炒散成蛋丁。
- 起油鍋爆香蒜末,加入洋蔥丁一起炒香,依序放蛋丁、豌豆和烏魚子丁,炒勻。
- 白飯先打鬆,最後入鍋,和所有材料拌炒均勻,起鍋完成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