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
landing

換季保養偏好發泡錠,
這3類族群要注意

廖偉呈 藥師

入秋之際,天氣開始忽冷忽熱,不少民眾選擇發泡錠劑型補充維生素C、維生素D、鋅、紫錐菊,甚至維生素B群等等,抽屜琳瑯滿目,都是各種機能性發泡錠。平常喝水時,丟入一粒發泡錠,發出像汽水一樣嗶嗶波波的聲音,並快速溶解,喝起來酸酸甜甜 ,近幾年來變成不少民眾的首選劑型。但大家知道嗎?發泡錠含鈉量稍高,喝多小心易水腫。

腎功能缺損或心血管疾病者,慎用發泡錠

大家是否曾想過,為什麼發泡錠會發泡呢?發泡錠中最主要的賦形劑是碳酸氫鈉,也就是俗稱的小蘇打,屬於一種弱鹼成分;當它碰到水及酸性物質,例如檸檬酸或蘋果酸,就會產生化學反應,釋放出二氧化碳。而發泡錠就是利用這個原理,錠劑發泡過程中,就會加速崩散及溶離,所以發泡錠丟入水中不久後,就會完全溶解。

發泡錠所添加的小蘇打-碳酸氫鈉,就含有鈉,市售發泡錠或發泡飲產品,一般含鈉量都不低,每錠含納量約200-300毫克不等,約佔成人每日鈉建議攝取量的八分之一,倘若過量食用,容易引起水腫狀況。

腎臟病患者,因為腎臟過濾排除機能下降,倘若攝取過多鈉離子,容易導致血鈉偏高;高血壓病友也需額外注意,因為血液中鈉會引起水份滯留,以致於血壓上升,所以醫生才會常常說,高血壓不要吃太鹹,保健食品或維生素的補充,對於發泡錠劑型就要特別小心。另外口味偏重的人,也要避免補充過多發泡錠。

如果真的偏愛發泡錠劑型,微笑藥師建議上述3類族群,可以挑選低鈉發泡錠,另外也要多留意平常飲食中的鈉攝取量唷!

會 員 專 屬 推 薦